繁体版 简体版
301book > 军事 > 回到民国当小编 > 第二十章,光纤要突破了

解-放-军历史上曾经历过10次裁军。

而且在50年代,1957年,我军一度计划用两年的时间,将全国军队总员额裁减到250万人甚至更少,而且在1957年真的开始施行裁军步骤。

但后来因为台湾海峡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未能完全实现这个目标,军队总人数在1958年降低到266万人,然后就开始回升,至60年代末70年代初军队总人数超过600万,最高峰值达到660万。

裁军可不是简单的数字加减法。裁撤下来的战士如何转业安置、干部怎么分配工作职务级别、高级干部安排在什么位置,都不是简单一划线就能解决的问题。

部队就算整建制裁撤,精英骨干也要尽量留下来放到别的未裁撤部队继续用,那么到底留谁,总参作战部和训练部得负责裁决。

部队裁撤后,营房和土地等资产转到什么单位,这得军队和地方协商。

裁撤之后的部队应该就地留下一个民兵和预备役的架子,以备战争时期扩军重建。那这个预备役部队的架子怎么组建,还是得军队高层考虑。

唐华看过数据,到1953年9月,全军总人数是408万人,外加供给关系在军队的家属小孩等非列编人员47万余人,以及文化学习队、子弟小学、托儿所等机构工作人员20多万人。

和大国企一样,突出一个大而全。

裁军到240万,意味着全军总人数——包括在编部队、非列编人员、机构工作人员在内,要砍掉一半。

80年代的百万大裁军,对当时全军乃至全国就是一次剧变,现在的动作要比80年代还大得多,两年多一点的时间,1955年底,就得把这退下来的230万人安排得明明白白。

但有一点不同,现在有主席。有总司令。

裁军230万,别人不好说,但主席肯定能办到。

……

至于这裁下来的230万人怎么安排,唐华这边就能安排一部分。

“总理,重工业部这边,我想把李强同志要过来,安排到电子信息工业局。部队现在不是大裁军嘛,李强同志如果想到地方工作,这个时候提出申请是很合理的。”

总理看着唐华:“主席刚说要裁军,你就提前下手开始抢人才啊。”

现在总参通信部部长是王铮,副部长是李强。

唐华和王铮、李强都很熟。李强延安时就认识,抗美援朝唐华搞50中心,李强搞无线电侦听体系,两个东西合在一块破解美军的军用密码。

王铮和唐华敲定了dj-1对讲机列装事宜,为了抢在入朝参战前把足够数量的对讲机生产出来,他1950年有好几个月干脆就扎根电子工业部南京和苏州的厂子督促生产。

但是……估计聂总参谋长和徐副总参谋长不肯放王铮走,那还是要李强吧。

唐华露牙一笑:“李强同志对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了解很深,抗美援朝和台湾战役和我们合作,工作配合得也很好,他来肯定没问题。”

总理在记事本上写了一行字。“这个事我记下了,在下次军委会议里我会提这件事。你正式做重工业部部长了,是不是还和电子信息工业局一样,配个全能管家?”

总理说的全能管家其实是党组书记。

在电子信息工业局,唐华原来的秘书周宽严重晕车,唐华干脆就打报告让周宽转为党组书记——这在现在政务院的各部和各局里面其实不是普遍标配。

唐华提出要一个党组书记,原因一是唐华不是党员,有一个党组书记,电子信息工业局的党组织就比较好做工作。二是党组书记可以处理各种繁杂的日常事务。

1950年9月首届政协和首届政务院确定时,唐华是电子工业局局长兼重工业部副部长,因为正部长、总会计师绝大部分精力放在财经委,从1951年起唐华就是重工业部代部长。从1951年代到1953年,总理发话,还是把代字去掉得了。

“对的对的,需要一个全能管家,”唐华说,“周宽同志能继续做重工业部的党组书记吗?我和他最近两年工作配合得很好。”

总理摇摇头。

“周宽1951年才刚升了一级。我让邓发过来怎么样?”

唔……

“可以。”

“何长弓已经被地质部要走了,老李跟你一样,也提出要配个管家。”总理说,“他去江西抚州考察铀矿,一去半年,回来向中央汇报工作的时候,就顺便提出地质部需要一个党组书记协助他工作。”

其实,设一个党组书记,把杂活甩给党组书记这一招,是唐华教给李四光的。

何长弓……好吧,第一面工农红军军旗的设计者。下半辈子都活在尴尬中的人。但不是坏人。

李四光和唐华还确实有点相像。

都经常出差,都不是党员。

唐华是民革的,李四光是无党派人士。虽然李四光1904年结识宋教仁,1905

年在东京加入了同盟会(那时候李四光才16岁),还是孙中山亲自在黑龙会会所推荐介绍入会的,1911年辛亥革命后任湖北军政府实业部长,但他现在无党派。

……

电子信息工业局最近略显平静。平静的意思就是没什么卫星出现……

x小组在继续挖掘目前这一套接触式掩膜光刻系统的潜力。上海在建第一座量产的芯片厂。

数字加密机小组,一部分人在做数学原理研究,另一部分人在熟悉芯片设计。

在办公室,翻出一封从长春发来的电报,报告了一个非同小可的信息。

“隔壁炼制成了第一炉超高纯石英玻璃!”

电报是长春光电子所的王大衍发来的。

他说的隔壁,是挨着长春光电子所的长春光学仪器厂。

等一下,长光几个月前报告过一次,他们做出了苏八——从苏六进步到苏八,还是军用双筒望远镜。正在攻炮队镜和狙击步枪瞄准镜两大难关。

这是镜片研发的进展。光学玻璃……好像长光确实在反复测试各种光学玻璃的配方。于是给他们鼓捣出了超高纯石英玻璃?

唐华马上给清华大学物理系打电话。

赵忠尧老师带的激光通信组,是第几组来着?好像是第二组。

1951年12月,第二组周光召在实验室里用激光完成了两台计算机之间的激光通信。这是一束激光隔着10米在空气中直接传播来通信的,就是一个最基本的原理模型。

因为光纤还生产不了,所以最近一年多一直停留在这一步,弄得赵老师也怪不好意思的。

现在超高纯石英玻璃出来了,所以?

……

清华物理系的电话等了很久才有人接。说话的既不是赵忠尧也不是周光召。

“您好唐部长,赵老师大概几天前接了个电报,看完就跳了起来,马上收拾行李,第二天就和周光召还有几个研究生一起去长春了。”

嘶……

看来王大衍是同时给唐华和赵忠尧发的电报。

赵老师看来是等得太久,急不可耐了。

唐华想自己是不是也该去一趟,但好像自己只贡献献了一个论文,其余的试验和计算都是激光二组做的,就不抢他们的风头了。

……

长春。

赵忠尧和周光召在长春下车,住在长光,放下行李就先去了光学玻璃生产车间。

“麻烦进行重熔,如有可能,再进行一次去杂质工作。”赵忠尧说。

“就按赵教授的指示办。”

王大衍和赵忠尧一起到了现场。现在长春光电所和长光已经被撮合成一体了,王大衍作为所长,也是长光的副厂长兼技术专家。

“另外,光学玻璃车间抽调两到3名技术最好的技工,政审过后就和赵教授的队伍合并,一起组成技术攻关小组。”

“大衍,谢谢你支持我们工作啊。”

“在清华我们都合作了这么长的时间,不用说客气话,”王大衍说,“这是在长春嘛,长春当然是我做主了。”

王大衍来长春光电子所已经两年,看说话的语气好像已经自认自己是东北人了。

“大衍,听说你们所在搞一个重点项目,已经搞了很长时间了?”

王大衍:“是的是的。……哎,这项目密级太高,不好意思啊。不知道我能不能打个申请报告,你们在把这个项目做完之后,也顺便在长春帮帮我们。”

……

1880年,亚历山大·贝尔发明了“光话机”。他将太阳光聚成一道极为狭窄的光束,照射在很薄的镜子上,人声让这面薄镜产生振动时,反射光的变化使得感应的侦测器产生变动,改变电阻值。而接收端则利用变化的电阻值产生电流,还原成原来的声音。

贝尔的试验成功后,在实验日志上写了一句话:“我听到光线的笑声和歌唱声。”

然后……这项技术就几十年没有动静,直到1951年12月,周光召开始用光传递二进制数字,才算往前走了一步。

在光导纤维发明之前,用玻璃的全内反射原理来传输光也有应用,比如牙科医生用弯曲的玻璃棒来把灯光导入病人的口腔为手术照明,这后来发展到胃镜。

甚至在1951年,光物理学家奥布莱恩还提出了包层的概念。

1960年,激光发明,马上就有人把激光用玻璃纤维来进行拐弯传输。

但是在普通玻璃中,光传输3米能量就损失一半。用于人体内脏检查还可以,但用于长距离的光通信,简直天方夜谭。

然后就是1966年,高锟发表《光频率介质纤维表面波导》,得出了一个光纤通信史上划时代的突破性的结论:光在玻璃中传输时,损耗主要是由于材料所含的杂质引起,并非玻璃本身。

高锟预言,如果制造超高纯度的石英玻璃,光束在光纤中传播至少500米时,还有10%的能量剩余

。也就是有可能把损耗降低到20db/公里。

美国康宁公司看反正炼一炉什么都不添加的超高纯度石英玻璃也不算太难,就试了试,结果真的拉出来了20db/公里的光纤。从那以后,光纤通信正式开始揭开序幕。

……

至于现在……

赵老师和周光召当然搞明白了玻璃纤维的传输损耗是由杂质引起的。

激光器的技术储备也够了。

周光召的激光(通过空气)计算机通信设备也搞到第三版了。

“按唐部长的估计,光导纤维应该是双重构造,纤芯部分是高折射率玻璃,表层部分是低折射率的玻璃或塑料,光在纤芯内传输,并在表层交界处不断进行全反射,沿“之”字形向前传输。”赵忠尧说,“现在长光做不了塑料套包层,那我们试试低折射率玻璃包层。”

周光召:“赵老师,那我们拉多粗的纤芯呢?”

“唐部长说头发丝那么细都可以,如果想保守一些,进行第一次原理实验的时候可以拉0.1毫米、0.2毫米或者0.3毫米。至于现在,”赵忠尧看了看四周摆放的长光的设备,捂脸说道:“拉0.5毫米的吧。”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